东部决赛的第一场比赛应该是一个令人铭记的开局,但却意外地演变成了纽约尼克斯队的“史诗级崩盘”,这给球员乔什·哈特带来了一颗“难以下咽的苦果”。
在加时赛中,泰瑞斯·哈利伯顿不可思议的投篮让比赛戏剧性地改变了走向。更让麦迪逊广场花园球迷心碎的是,他还模仿了雷吉·米勒在这里做出的经典“锁喉”手势。最终,尼克斯以135-138比分惨遭失败。
然而,更令人尴尬和深思的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数据。
美联社体育记者Josh Dubow在社交媒体上指出:“自1997年以来,在季后赛中,在第四节最后2分45秒领先14分以上的球队,战绩是994胜0负。”
尼克斯成为了第995场比赛中的失败者,他们以极不光彩的方式打破了这个几乎完美的记录。
当领先14分,比赛只剩下不到三分钟时,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稳固的优势迅速消失呢?
赛后,老将乔什·哈特直言不讳地指出了球队在关键时刻的问题所在。
他说:“我们没能结束比赛。”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沉重的结论。胜利曾近在咫尺,但他们未能牢牢抓住机会。
“我们感觉失去了强度。” 这是第一个也是最关键的内在因素。一旦领先,稍有精神放松,对手便可能察觉到反击的机会。在竞技体育中,强度的微小变化通常导致巨大差异。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,第一个倒下的块往往预示着整体的崩溃。
“我们开始打得缓慢,进入了对手的节奏。” 这是第二个连锁反应。失去强度导致执行力出现偏差。尼克斯放弃了他们的节奏,反而被对手拖入对方的节奏中。当一支球队不再按照自己的体系运作,而是被动适应对手时,失控成为大概率事件。
灾难是如何发生的?细节中的恶魔浮现。
阿隆·内史密斯的26英尺三分球点燃了对手的反扑,接着,哈利伯顿在29英尺处还以一记三分。紧接着,内史密斯再次命中三分球,将分差缩小到8分。
在比赛的最后51秒和48秒,他连续两次三分命中。整个第四节,内史密斯独得20分。
这些精准的投篮不仅展现了对手的实力,更凸显了尼克斯在防守强度下降、节奏失控后留给对手的“机会之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