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刚结束的 NBA 东部决赛中,印第安纳步行者以 114:108 再度攻克纽约尼克斯主场,将系列赛总比分扩大至 2:0 领先,接下来他们将回到主场争夺晋级主动权。这支连续两场客场取胜的球队,已在本轮对决中建立起明显的心理优势与战术主导权。
此役,尼克斯替补后场球员卡梅隆・佩恩(Cameron Payne)的表现堪称灾难级。他全场仅出战 9 分 01 秒,3 投 0 中(三分 2 中 0)颗粒无收,仅送出 1 次助攻并伴随 1 次失误,正负值低至 - 9。进攻端,他手感冰凉连续打铁,既无法通过突破制造威胁,也未能展现常规赛中尚可的三分投射能力;组织端,作为持球手的他传球视野局限,未能有效串联球队进攻;防守端更是漏洞百出,脚步移动迟缓导致多次被对手一步过掉,成为步行者后卫线针对的突破口。攻防两端的全面失能,直接解释了其出场时间为何在季后赛中骤减。
回顾本赛季常规赛,佩恩在 82 场比赛中出战 72 场,场均 15.1 分钟内贡献 6.9 分 1.4 篮板 2.8 助攻,投篮命中率 40.1%、三分命中率 36.3%、罚球命中率 90.7%,虽非核心轮换,但作为第二阵容的持球点,尚能提供一定的火力支援与节奏梳理。然而进入季后赛,他的表现呈断崖式下滑:前 14 场场均出场时间缩水至 7.3 分钟,数据暴跌至 2.1 分 0.6 篮板 0.6 助攻,投篮命中率 32.4%、三分命中率 23.8%,罚球命中率更是跌至 33.3%,各项效率值均创下赛季新低。
常规赛中规中矩的表现,曾让佩恩在尼克斯的轮换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,但季后赛舞台的高强度对抗彻底暴露了其局限性 —— 当防守强度提升、比赛节奏加快时,他薄弱的对抗能力与单一的进攻手段难以应对,反而成为球队攻防转换中的拖累。尤其在本场比赛中,其在场时球队净负 9 分,凸显了他与季后赛级别对抗的不兼容。此前尼克斯凭借整体发挥掩盖了这一短板,但随着系列赛深入,佩恩的低效已成为不得不解决的问题:若继续启用他,可能进一步放大后场深度不足的缺陷;若将其移出轮换,尼克斯需在替补席中挖掘新的持球点 —— 无论是启用未登场的谢泼德,还是调整布伦森的出场时间,都考验着教练组的应变能力。
对于佩恩而言,如何在短时间内找回投射准星、提升防守专注度,将是他重新赢得出场机会的关键。而对尼克斯来说,能否在剩余比赛中激活替补席的能量,或许比单个球员的调整更为重要 —— 毕竟在步行者全民皆兵的体系面前,任何位置的短板都可能成为致命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