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个球:忍无可忍!连续两年止步西部半决赛,掘金送走昔日夺冠功臣小波特

2025-07-01 13:33:00

来源:看个球

北京时间7月1日,据ESPN名记Shams报道,丹佛掘金完成了一笔颇具分量的交易:他们将小迈克尔·波特(Michael Porter Jr.)和一枚2032年无保护首轮签打包送往布鲁克林篮网,换回锋线射手卡梅隆·约翰逊(Cameron Johnson)

这笔交易引发了广泛关注,2022-2023赛季的“总冠军拼图”在连续两年西部半决赛折戟沉沙后——掘金送走的是一位曾被寄予厚望的潜力得分手,还搭上了远期首轮签,只为换回一位年薪更低的角色球员?真的是“亏本清仓”吗?还是他们另有所图?

一:小波特已非冠军拼图,季后赛表现跌穿预期

从常规赛看,小波特的数据并不算差:

场均 18.2分、7篮板、2.1助攻,投篮命中率49.1%、三分命中率39.5%。

但一到季后赛,他却成为掘金阵容中的“软肋”:

场均仅 9.1分、5.5篮板、0.6助攻,投篮命中率跌至41.2%,多场比赛在场上“隐身”。

对于一支以卫冕为目标的球队来说,季后赛的发挥才是价值的真实体现。掘金之所以愿意割舍MPJ,正是因为他在关键时刻的“透明化”表现,让球队失去了继续信任他的资本。

二:薪资结构吃紧,掘金急需“瘦身”

目前掘金核心阵容中,约基奇和穆雷的合同已接近顶薪,小波特的合同则成为一大负担:

未来两年薪资分别为 3833万美元、4081万美元,并未与其季后赛表现相匹配。

而反观卡梅隆·约翰逊:

未来两年仅为 2054万美元、2250万美元,节省近一半薪资空间。

换言之,这笔交易帮助掘金完成了一次“财务瘦身”,为后续补强穆雷的续约合同、阵容的深度拼图创造了更大灵活性。

三:卡梅隆·约翰逊或许更适合约基奇体系

虽然卡梅隆·约翰逊名气不如小波特响亮,但他在篮网的表现堪称高效且全面:

本赛季为篮网出战57场,场均 18.8分、4.3篮板、3.4助攻,投篮命中率47.5%,三分命中率39.0%,罚球命中率高达 89.3%

相比波特的“低球商+高出手权”打法,卡约在无球状态下更冷静,懂得拉开空间、稳定投射,更像是能无缝衔接约基奇体系的“三号位射手型侧翼”。他的打法不占球权、效率高、无球能力强,恰恰是季后赛阶段更容易被信任的类型。

四:掘金为何愿意搭上首轮签?

很多人困惑,为什么掘金还要搭上2032年无保护首轮

首先,2025年的掘金仍是争冠强队,未来5-6年都以约基奇为核心,他们压根没打算靠“未来的乐透签”重建。其次,NBA远期首轮签价值通常被高估,尤其是像2032年这样看不到头的选秀权,更像是“甜头”而非关键资产。

从管理层视角来看,这是“现在换未来”的合理押注——腾出薪资空间+换来战力即插即用的球员,才是对约基奇黄金期最负责的运作。

掘金这笔操作,是务实升级还是拆东补西?

从表面上看,掘金“卖低”了MPJ,还搭了首轮签,但从球队长远竞争力、阵容契合度和财务空间来看,这笔交易不失为一次理性的阵容优化:

  • 卖高不成,就该卖快;
  • 高薪低效的边角球员,越拖越烫手;
  • 能在约基奇体系下发挥作用的球员,才是真正的“高价值”。

卡梅隆·约翰逊或许无法单独改变比赛走势,但他可能比小波特,更适合这支需要稳定、需要配合、需要战术纪律的掘金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