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“优先双向合同”这六个冷冰冰的字眼与杨瀚森的名字并列时,很多CBA球迷的心情,仿佛被锋利的刀刃划过。他曾是青岛男篮的绝对主力,被誉为姚明接班人,是内线的核心支柱。但在NBA选秀的专家报告上,杨瀚森却被划入了残酷的第七级梯队,距离首轮选秀遥不可及。
此时,选秀的紧张气氛仿佛弦上一触即发,状元签几乎已注定属于科珀·弗拉格。而杨瀚森的名字,却出现在那些不太起眼的双向合同候选名单中。曾经站在CBA顶级舞台上的耀眼新星,如今却可能沦为发展联盟的“临时工”。这种落差,不仅让球迷痛心,也让任何一个为梦想奋斗的年轻人感到一阵寒意。
他有着中国制造的鲜明标签,身高2米18,臂展更是达到2米20,似乎上天赋予了他无与伦比的天赋。在CBA赛场上,杨瀚森游刃有余,低位强攻、空中策应、甚至远距离的传球和投篮,都展现了他的全面能力。他的身影几乎是青岛队战术体系的灵魂。然而,面对NBA的球探报告,所有的闪光点似乎都被一纸批判淹没。髋部灵活性差,横移迟缓,挡拆防守被指为一个大漏洞——传统的背打打法也几乎无法在NBA的现代篮球中生存。球探们的话虽然刺耳,但无疑反映了当下NBA对内线球员的苛刻要求:能换防、能拉开空间投三分、能高效吃饼,而非单纯依赖低位背打的“老派巨塔”。
这份残酷的现实,几乎让人无法喘息:模拟选秀中,杨瀚森仅排在第48位,虽然他在试训中展现了惊人的三分命中率(56%),依旧无法突破首轮的门槛。回想去年选秀中的“悲情故事”,比如Filipowski和Furphy,也都在第二轮滑落。相比之下,杨瀚森甚至未能进入“绿屋”大门,陷入了“失落”的深渊。一位虎扑网友无奈地写道:“这臂展在野球场简直是BUG,但在NBA,那些飞天遁地的‘禽兽’面前,光有尺寸可不够。”
然而,即便如此,他依然没有完全失去希望。在他背后,站着的,是NBA顶级经纪公司——Klutch Sports,里奇·保罗掌舵的团队,以其将边缘球员打造成正式合同球员的能力闻名。过去两年,他们成功将多个二轮秀转化为有保障的NBA球员。更何况,杨瀚森身上背负着“姚明接班人”的光环,这不仅意味着篮球天赋的潜力,也意味着巨大的市场价值,尤其是在东亚市场。如果有球队选择在次轮末端选中他,那么这不仅是篮球实力的考量,更多的是一个具有商业潜力的“期货合约”。
许多球迷在论坛上叹息:从曾经的“未来核心”,到如今可能在发展联盟挣扎的“临时工”,这份心理落差,怎能不让人心碎?是的,当像弗拉格这样的球员即将踏入选秀盛宴时,杨瀚森可能只能在发展联盟的偏僻场地上,默默为自己的未来拼搏。然而,篮球世界从不按剧本上演。想当年,约基奇也只是第41顺位的“次品”,而现在,他已是丹佛掘金的冠军基石。起点低,并不等于失败。即便无法进入首轮,双向合同依然是一个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机会。对大多数球员来说,进入双向合同,意味着离NBA的梦想更近一步。
对杨瀚森来说,他现在要赢的,不是弗拉格,也不是那些“顺位更高”的球员,而是所有在选秀门外徘徊的同路人。命运暂时将他放入一个暗箱,但只要他继续努力,那些曾经看不见的光芒终将在对抗中慢慢显现出来。双向合同,或许是他在选秀夜面临的最可能标签,但这并不是梦想的终点,而是另一个更加艰难的旅程的起点。
尽管光芒微弱,但那一丝透过门缝的光线,足以为杨瀚森指引方向。在NBA的丛林中,每个曾被低估的名字背后,或许都隐藏着一个能震撼世界的传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