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6日,休斯顿火箭球迷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——刚为杜兰特加盟欢呼没几天,总经理拉斐尔·斯通又甩出一记“1换2”的交易炸弹。
惠特摩尔,这个被球迷昵称“白魔”的首轮新秀,被送到了华盛顿奇才,换回2026年公牛和2029年国王的两个次轮签。
消息一爆,论坛直接炸锅。有人拍桌喊“血亏”,毕竟惠特摩尔上赛季场均9.4分3.0篮板1.0助攻,16.2分钟的出场时间能刷出这数据,身体素质堪称变态。更别说他选秀时被寄予厚望,结果火箭用他换俩次轮签,怎么看都像“白菜价大甩卖”。
但火箭球迷的愤怒没持续多久,David Weiner的推特就泼了盆冷水:“交易后总薪资低于第一土豪线153万美元,裁掉内特-威廉姆斯能再腾出380万美元。”换句话说,斯通这波操作不是败家,是精准算计——用惠特摩尔的合同换340万美元运作空间,顺便捞个354万美元交易特例,相当于白捡一张“补强优惠券”。
不过惠特摩尔的离开确实让部分球迷心碎。这哥们儿球风暴力,隔扣集锦能剪出五分钟不带重样的,可脾气也爆——训练时和队友拌嘴,采访时怼记者,活脱脱一个“更衣室定时炸弹”。火箭上赛季能杀进季后赛,靠的是团队篮球,白魔这种“单打狂魔”确实难融入体系。
但换个角度想,这对惠特摩尔未必是坏事。现在的火箭,后场有杰伦-格林,锋线有狄龙-布鲁克斯和芬尼-史密斯,连小贾巴里-史密斯都坐稳了首发。白魔就算留下,场均出场时间大概率超不过15分钟。可去了奇才就不一样了——这支重建队连核心都没定,白魔去了就是“头号得分手”的有力竞争者。用球迷的话说:“海阔凭鱼跃,天高任鸟飞,在华盛顿打出来,比在休斯顿坐冷板凳强百倍。”
斯通这边也不是完全冷血。据内部消息,火箭收到过“更丰厚报价”,比如某队愿意出首轮签,但斯通愣是选了奇才的次轮签。为啥?因为惠特摩尔本人点名想去华盛顿——这地方离他老家弗吉尼亚就俩小时车程,相当于“回家打球”。斯通这波操作,既满足了球员意愿,又保留了后续操作空间,堪称“人性化交易典范”。
当然,也有人质疑斯通“短视”。次轮签能换来什么?大概率是“彩票签”或者“边角料球员”。但别忘了,火箭这赛季的目标是“边冲战绩边练新人”。用惠特摩尔的合同换两个次轮签,既能避免奢侈税,又能为未来囤积筹码。更关键的是,交易特例可以在赛季中期灵活使用——比如某强队想甩卖老将,火箭直接用特例接盘,连配平薪资都不用愁。
惠特摩尔的离开,其实早有预兆。休赛期火箭一口气签下杜兰特、范弗里特、芬尼-史密斯,薪资空间被挤得满满当当。斯通之前就放话:“下赛季目标西决。”为了这个目标,他必须清理冗余合同。惠特摩尔虽然潜力大,但短期难当大任,与其让他烂在板凳上,不如换点实际的好处。
有趣的是,交易消息爆出后,惠特摩尔的社交媒体被球迷刷屏。有人喊“别走”,有人骂“火箭不识货”,但他本人只发了一张华盛顿的夜景图,配文“新的开始”。奇才球迷则集体狂欢,有人P图把白魔P成“奇才救世主”,还有人翻出他大学时期的集锦,高呼“我们终于有能扣篮的前锋了”。
至于火箭球迷,虽然心疼白魔,但更关注球队的未来。毕竟这支球队休赛期操作太猛——先续约亚当斯和乌度卡,再换来杜兰特,最后用白菜价挖来芬尼-史密斯。现在又腾出340万美元空间,说不定还能在自由市场捡个漏。用球迷的话说:“斯通这波操作,虽然心疼白魔,但为了总冠军,值了。”
7月6日的这笔交易,看似“1换2血亏”,实则暗藏玄机。火箭既清理了更衣室隐患,又获得了补强筹码;惠特摩尔则逃离了内卷严重的休斯顿,去华盛顿当“头号球星”。这或许就是NBA的残酷与温情——商业联盟里没有绝对的对错,只有适合与否。
惠特摩尔走了,但火箭的补强之路还没结束。斯通手里攥着交易特例和次轮签,接下来会怎么操作?是继续囤积锋线,还是补强后场?球迷们已经搬好小板凳,等着看下一出大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