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届中超联赛,简直是让人心潮澎湃!看看积分榜上的情况,上海申花和上海上港两队,再度霸占了榜首位置,真的是稳得一塌糊涂。这俩队的表现堪称中超的“坚实堡垒”,一眼望去,就能看出它们的稳定性。相比之下,山东泰山和北京国安已经早早地掉队,完全没有了曾经的辉煌,让人不禁感叹:“泰裤辣”啊!而成都蓉城也没放弃努力,尽管一直在追赶,但那份坚持真的让人感到有些心酸。
最让人感到失望的,并不是这些强队的失利,而是中超冠军的争夺战几乎又变成了“沪上双雄”的一场独角戏。回想去年和前年,剧情几乎一模一样,看得让人有些审美疲劳。如今,成都蓉城的投资方遇到一些困难,也许这场比赛能带来一些意外的转折,让不少中立球迷忍不住开始期待,今年是否会有不同的剧情呢?
说到上海这两支队伍的强势表现,确实让人咋舌。上海申花去年起就不惜重金搞归化球员,真的是投入巨大,实力也直线上升。上海上港的实力更是不容小觑,仅仅奥斯卡一人的年薪,就足够支撑三支中游球队的运转了。这种钞能力,谁不羡慕呢?
再看其他队伍的情况,山东泰山的内斗被媒体揭露得一清二楚,简直是一出宫廷剧;北京国安的情况更为尴尬,三十多岁的老将带领一群年轻球员出战,体力在比赛中早早见底,看上去就像一场“老年迪斯科”演出,完全不合时宜。
成都蓉城的表现也有其独特之处,尤其是他们在面对天津津门虎时的连败。仔细分析,两场比赛都是在防反中被突破。徐正源教练虽然坚持自己的战术体系,但也能理解他希望保持队伍的稳定性,毕竟在投资方撤资的压力下,能够保住前三的位置,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成就。
在这场资本与足球交织的游戏中,翻车的案例层出不穷。回想当年江苏苏宁在夺冠后不久解散,直接让球迷们受到了巨大的冲击,甚至至今记忆犹新。广州恒大的“王朝”则如过眼云烟,从巅峰到衰落,这种“眼看他起高楼,眼看他宴宾客,眼看他楼塌了”的景象,谁能不感到唏嘘?今年足协对俱乐部财务的监管措施,实际上就是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种“暴雷”情况,避免重蹈覆辙。
成都蓉城如今的情况,与2018年的上港有些相似。那时,胡尔克和奥斯卡刚到上港时,也曾被讥讽为“人傻钱多”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球队通过五年的努力,逐渐搭建起了稳定的青训体系。徐正源若能在外部压力下成功带领成都蓉城发展青训,并减少对外部投资的依赖,那么他们或许可以走上山东泰山十年前的成功道路——依靠自家青训,再加上性价比高的外援,慢慢走向成功。这样的一条路,可能会让人想起那句“苟富贵,勿相忘”!
目前,最令人担忧的反而是中游球队的态度。保级队拼尽全力,争冠队也是拼死拼活,而那些排名中游的队伍,却时常显得无所作为。面对强队时,全员奋力拼搏;遇到弱旅时,却如同散步一样。这种极不稳定的表现,简直让人觉得“人在曹营心在汉”,全然没有竞争意识。
回顾去年沧州雄狮提前保级的情景,当时他们不仅提前保级,还为上海申花送了六分,赛后教练居然坦言:“要帮上海兄弟维持夺冠悬念。”今年,如果再出现类似的“默契局”,那不仅仅是成都蓉城,哪怕请来瓜迪奥拉,也难以撼动上海申花和上海上港的统治地位。细想一下,这其中的水有多深,实在令人深感不安。
如果中超想要真正保持冠军争夺的悬念到最后一轮,光指望某几家俱乐部的意外爆发远远不够。更需要的是整个联赛生态的改善,不能只停留在“摆烂”和“氪金”之间徘徊。中超需要有更多的精气神,而不是不断自我内卷!
这就像农民种田,单靠施肥是不够的,还得松土、除草、浇水,才能让庄稼长得更好。同样,中超联赛也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提升,才能朝着健康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。
别再沉迷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了,真正要做的是加强青训,专心比赛,让中超成为中国足球的真正希望。只有这样,才能为那些在烈日下挥洒汗水的球员,和那些不眠不休守夜看球的球迷,提供一个更公平、更精彩的舞台。
未来的道路漫长而艰难,只有靠着我们每一个脚印,才能一点一点走向更美好的明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