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2月12日,25—26赛季CBA揭幕战打响的那天,有几支球队的排面恐怕会让人眼前一亮。但到了8月初,转会市场的动静,就已经开始提前预热这个舞台了。尤其是山西和辽宁,两家休赛期的操作,一个在失血补强之间快速切换,一个干脆把外援名单在夏天就凑齐。
先说山西。8月7日,西甲巴斯克尼亚男篮官宣签下了哈米杜·迪亚洛——上赛季山西的小外援。这份合同很“欧洲风”,
两年全额保障,年薪150万美元,加上奖金总额能超过300万
。这样的待遇,CBA现在真不好给。何况迪亚洛才27岁,这种合同既能养家,也能当跳板去冲NBA。
他离开,不是普通流失,而是主力走人。上赛季常规赛,迪亚洛41场场均能砍下22.5分、7.3篮板、3.1助攻、2.2抢断,还带着山西打出34胜12负的联盟第二,并闯进了半决赛。季后赛的数字也很稳定,场均20分、7.5篮板。
这种全面型小外援,对山西的攻防体系几乎是“中轴”和“润滑剂”二合一
。
换别人,这时候可能就得慢慢摸索市场。但山西向来在找外援这块眼光不差。古德温去上海、迪亚洛转战西甲,他们手里的B计划已经落地——签下波多黎各国家队主力内线乔治·康迪特。
25岁,2米11,长臂怪,能跑能跳。更狠的是,他自己直接在社交媒体晒了加盟海报,完全不给传闻期留余地。康迪特的履历很干脆:NBA发展联盟和西班牙联赛打出过数据,2024巴黎奥运会场均11.4分、7.2篮板、1.6盖帽,命中率55%。
在国际赛场上混出来的内线,不仅硬,还不怕对抗
。
山西上赛季的法耶就是“高性价比战力”的代表,这回康迪特的自主进攻能力比法耶还强。有人说他是“升级版法耶”,这话不算夸。山西这几年在外援组合上的持续命中率,已经成了他们能稳居前列的重要原因。
相比之下,辽宁的休赛期动作显得更“整齐划一”——三名外援威尔斯、莫兰德、杰隆·布朗,名单提前锁死。
威尔斯是去年半程加入的,替补身份打出了首发水准,多场硬仗扭转了场上局势。辽宁看中的就是他在体系里的适配度和价格优势,续约也就水到渠成。
莫兰德的回归颇有故事味。
曾经三连冠的功勋大外援,上赛季辽宁想签他时被广东截胡
,结果人家在广东连优先续约资格都没拿到,这一回直接回了老东家。少了陌生期,辽宁的大外援强度比去年有了质的提升。
第三位是7月底刚官宣的杰隆·布朗——1米83的后卫,在土耳其联赛场均15.5分、3.3助攻,三分命中率40%左右,突破终结有看头。辽宁要他,目标很清晰:加速攻防转换,增加外线威胁。缺了对抗性强的锋线,这种小个子强点可能会成为他们的节奏推手。
换句话说,辽宁提前把角色分配明确化:威尔斯负责稳攻,莫兰德守起内线,布朗冲一线。
这样的三外援组合,没有豪赌成分,完全是按需采购
。
回头看,山西和辽宁的思路很不一样。山西是在核心离队的情况下快速补位,而且选的康迪特在风格上保证了冲击力;辽宁则是维持稳定,让外援体系无缝衔接延续到新赛季。
到12月12日揭幕那天,迪亚洛已经穿着巴斯克尼亚的球衣打西甲去了,山西的内线就看康迪特能不能硬扛下来;辽宁的三外援,能不能延续去年季后赛的硬度,也会很快有答案。
不管怎么说,这个CBA休赛期的外援动态,已经让人提前闻到了火药味
。尤其是像山西这种刚损失一名核心外援就立刻补强的操作,到了赛场才最有说服力——签得好,不如打得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