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个球:“美式篮球”让我深感厌倦

2025-07-15 13:46:00

来源:看个球

不知从何时起,我对一个关于篮球的表达产生了极大的抵触:“美式”、“美式篮球”、“这个球员很美式”……自媒体为了吸引流量,常常使用这些标签。但如果你问那些使用这些词的人,“什么是美式篮球?”我几乎可以保证,他们未必能给出明确的回答。

随着这种说法的传播,很多孩子心中对“美式篮球”的理解出现了明显偏差。难道仅仅是华丽但无效的运球就算是美式篮球吗?三次运球的单打就是美式吗?穿着短裤、嘻哈风格的球员就是美式球员吗?在场上随意飙几句英文就属于美式球员?像库里、利拉德那样投三分球、一味地个人发挥就是美式篮球吗?

这种简单化的理解显然过于肤浅。随着时代进步,世界已成为一个紧密相连的地球村。美国篮球早已融入了来自非洲、欧洲等地的多元文化。一个球队的风格不仅取决于地域,更是由主教练、团队成员及核心球员的特质所决定。

例如,印第安纳步行者以卓越的团队配合著称,这算不算美式篮球呢?再比如,2014年的圣安东尼奥马刺,其风格比许多所谓的“欧式”球队更为细腻与团队化。而拥有东契奇的斯洛文尼亚国家队,是不是也只是一味遵循“欧式篮球”?其实,很多时候都是东契奇在场上独当一面。

团队篮球固然重要,但任何团队协作同样离不开个人能力。我们不能简单地说,欧洲篮球就代表团队,而美式篮球就意味着单打。那么,美式篮球到底该如何定义呢?

美式篮球的核心在于自由创造和技术精湛。其系统性表现为,以身体天赋为基础,以创造性进攻为灵魂快速攻防作为方法论。这便产生了许多鲜明的标签,例如强调球员的单打能力,降低复杂战术的要求,鼓励快速突破和即兴表演等。

最具代表性的,当属NBA这一品牌,它强化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叙事。然而,在我们中国,不应试图照搬这种风格。我们的球员在身体能力上本就有所不足。当我们惊艳于库里与欧神仙那些炫目的运球技巧时,是否意识到这背后强大的身体素质支撑?

此外,篮球风格本质上是各国社会文化的反映。美国文化强调个体价值与自我实现,侵略性极为明显,而这一点在他们的篮球风格中尤为突出。中国则重视的是吃苦耐劳、一致合作和集体纪律性,正因如此,我们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。

有时有人询问为何我们不学习欧洲篮球,难道这是可以简单模仿的吗?不久前,我观看了一段纳什与詹姆斯、东契奇的访谈,提到了欧美青少年篮球人才培养的差异。东契奇13岁时加入皇马青训,训练安排严格、注重基本功与团队协作。而詹姆斯讲述的AAU体系却让年轻球员陷入频繁商业赛事的漩涡中,缺失了对比赛本质的理解。

尽管美国球员个人能力强大,但这两种风格我们都难以完全学习借鉴。从我们的竞赛体系和生活环境来看,根本无法支持打造出“美式篮球”或“欧式篮球”。这些年来,中国篮球试图模仿他人,反倒丢失了自我特色。因此,我想借用董路的话:我们首先要弄清楚,中国人适合打怎样的篮球,而不是总是挂耳边“美式”、“欧式”,那么,中式篮球应该是什么呢?

相关直播
更多>
  • 俱乐部友谊赛
    07-15 19:30
    布隆安

    VS

    EAC将军
  • 欧锦U20B
    07-15 20:00
    奥地利U20

    VS

    荷兰U20
  • 菲MPBL
    07-15 20:00
    邦板牙灯笼

    VS

    巴伦苏埃拉精英
  • U19女世界杯
    07-15 20:30
    美国女篮U19

    VS

    以色列女篮U19
  • U19女世界杯
    07-15 20:30
    匈牙利女篮U19

    VS

    韩国女篮U19
  • 欧锦U20B
    07-15 21:30
    斯洛伐克 U20

    VS

    保加利亚U20
  • 欧锦U20B
    07-15 22:30
    丹麦U20

    VS

    格鲁吉亚U20
  • U19女世界杯
    07-15 23:30
    日本女篮U19

    VS

    阿根廷女篮U19
  • U19女世界杯
    07-15 23:30
    西班牙女篮U19

    VS

    捷克女篮U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