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米2-1击败凯拉特,取得欧冠四连胜。
比赛本身踢得并不好,所以赛后国米将帅、中外球迷,对蓝黑军都是批评居多。
这就是国米。明明过去11战赢下10场,而输掉的那场球(客场不敌那不勒斯)存在着连意甲裁判官员罗基都公开承认的重大错误,但真正感到开心、幸福的球迷,却不多。无他,阈值太高而已。
代表人物,国米超新星皮奥·埃斯波西托收获了重要纪录,却在赛后遭遇了很多批评。

皮奥此战在第67分钟,作支点回做,助攻奥古斯托破门。
生涯欧冠前4战(总计274分钟),皮奥收获1球2助攻,他成为本赛季欧冠助攻超过1次的球员里,第二年轻者(仅次于2005年9月出生的小贝林厄姆)。
大佬们表示不服:“不过是踢一些弱队而已!”这就是双标了。国米的对手,如荷兰豪门(阿贾克斯)、比利时冠军(圣吉罗斯),在国米面前被视作鱼腩,但换成某位光环傍身的教练,还是不是弱旅可就两说了!

新星此战浪费良机过多。
此战国米总计23次射门,“黄金机会”(Big Chance)有6次,但蓝黑军5次未能把握。
其中,皮奥3次错失良机,赛后被一些媒体和球迷,视作是“国米未能拿下大胜”的问题人物。
这3次良机,一次是第13分钟的补射。

一次是第48分钟无人防守时的劲射。

一次是第66分钟的单刀。

错失良机后,新星双手掩面,非常失落。

欧冠4轮过后,皮奥7次浪费“黄金机会”,目前在欧冠36强所有球员里排名第一。如果机会把握的好一些,皮奥完全有可能跻身欧冠射手榜的前端。
赛后,皮奥遭遇了很多批评。
有些批评还算有建设性,比如意媒建议皮奥“有时可以选择传球”,或“没必要每次攻门都用那么大的幅度摆腿”。
有些批评则纯属情绪发泄了。

关于这一点,齐沃赛后有很精彩的点评。
国米教练选择的措辞,不是皮奥获得机会时“太紧张”,而是“兴奋过度”,他表示:“皮奥只是个2005年的球员,我们不能忘记这一点。在我看来,他做得很好,他每次上场都在学习,学习在某种水平上踢球意味着什么。他身边有队友帮助他,慢慢的,当他到了20岁半或21岁时,他会变得更具决定性,在做决定时更冷静,有更多的知识储备,知道自己必须做什么。拥有他对我们来说很重要,因为他能做很多事。通过比赛,他会理所当然的学会”。

皮奥的作用毋庸置疑。
且不说他助攻致胜球,单说一点:他此战头上、脚下的一对一对抗,成功率高达100%。他给对手中卫带去了巨大压力,本身就是国米此战能够创造出这么多机会的关键。
浪费良机偏多,这是事实,原因显而易见。
首先,皮奥如今成为国米的“怼锋”、“对抗担当”,很多体力消耗在肉搏中,导致射门时难免双腿发软。
无论怎样,频繁肉搏本身就是在为团队服务,一个年轻球员不该因此而承受过多指责。

再者,皮奥几个月前还在踢意乙,初登欧冠这种大场面,无法及时适应很正常。
总有人强调,国米前几个欧冠对手不强。但那怎么说也都是各自联赛的冠军或班霸球队,与皮奥之前面对的意乙对手,那自然完全不同!
作为新星,能在短时间内跨越这样的级别,派上用场都殊为不易。何况皮奥还能战功显赫,难能可贵。
需要强调两点。其一,皮奥刚刚从国米预备队,去踢意乙时,初期也浪费不少良机,也是将全部精力用于对抗、帮助球队,积累了足够经验,积累了将帅、队友信任后,他随后成为意乙金靴。

其二,很多优秀前锋,如托尼、维耶里,包括国米传奇米利托、劳塔罗等,在20出头时也是“半成品”,最终能够拔高上限,也是经过多年拼杀积累的。
从这个角度说,如今的皮奥有作用,有缺点,很正常。如今的他,其实对国米一代球迷来说反而可能成为一个机会,一个看着这个新星一步步“打怪练级”,最终实现质变的机会。

在齐沃对皮奥的点评里,有一些重点是极有道理的。
比如新星“每次上场都是在学习”。比如新星“通过比赛,会理所当然的学会”。
年轻人的成长一定会有个过程,此时需要的是宽容和耐心,而这些恰恰是国米急缺的。
如今的国米早不具备顶尖的财力和购买力,在欧洲足坛的“人才食物链”里也不再处于顶端。既然转型已是迫在眉睫,那就改掉一些恶习,试着去改变一下评估方式吧。
比如皮奥,作为一个“半成品”,他确实存在着缺点,但换个角度看,他同样有着态度好、比赛参与度强、功能性突出等优点。国米的问题是:揪着缺点不放的职业批评家实在太多了,能看到优点并送上鼓励的人,却总被视作“不懂球”。这是球队转型期需要克服的难题。